2025-10-11
HaiPress
有民眾在新鋪設的馬路上發現地面多出一大塊藍色方格。(圖/翻攝自@kuo.92 Threads/CTWANT)
台灣被稱為「行人地獄」,對此政府近年也積極改善道路設計、加強執法,只要駕駛未禮讓行人就會挨罰。近日有民眾在新鋪設的馬路上發現地面多出一大塊藍色方格,外觀相當醒目,掀起熱烈討論。
日前有網友在Threads貼出照片表示,附近路面剛重鋪完卻多出一塊藍色格子區,讓他相當好奇用途。不少人留言猜測,「友善科技執法」、「準備削弱你荷包用的」,但也有網友說明,「台北市的行人友善區都是用深藍色鋪面做提示的」。
事實上,先前台北市交通局說明,藍色柏油壓花為行人友善區的識別標誌,目的在提醒駕駛人減速慢行、禮讓行人。該設計仿效新加坡作法,車輛行經時會產生輕微震動,讓駕駛透過體感意識到應放慢速度。
除了藍色鋪面外,部分路口也搭配「黃色棋盤格」作為警示標記,預先提醒駕駛進入減速區。交通局指出,行人友善區的理念是「行人至上」。區域內行人可全寬通行,車輛進入後最高時速不得超過20公里,並禁止按喇叭驅趕行人,營造更安全舒適的步行環境。
交通局提醒,民眾若在路上看到藍色鋪面區塊毋須驚慌,只要遵守速限、注意行人安全,即可共同打造更友善的行人環境。